穆斯林所知道的古蘭經末段
從早年抄本看今日的古蘭經
Oskar

古蘭經將真主藉天神吉卜利里給先知穆罕默德所傳的話,逐字記錄下來,穆罕默德背記了,口傳給伙伴,由書記筆錄,穆罕默德還在世時曾檢查過。古蘭經有114章,歷數世紀沒有變更一個字,因此今天的古蘭經與14個世紀前穆罕默德領受的神妙經書內容完全一樣的。(www.islamicity.com,搜尋「What is the Qur`an?」〔何謂古蘭經?〕,2011年5月19日瀏覽)

伊斯蘭基本教義相信,古蘭經沒變更過一個字;然而一份稱為「DAM 0 1-27.1」的、刮去原文重寫的羊皮紙古抄本曝光,使這說法受質疑。〔1〕這份抄本於1972年,由幾個穆斯林在也門薩那大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Sana'a)發現;最新學術研究指,在紫外光攝影技術幫助下,可見羊皮紙抄本與今天的阿拉伯文古蘭經內容有不少差異,小如缺字、字母拼法不同,大如經文用字、並書卷次序之不同等。抄本是一捆皮卷,乃現存最古老的古蘭經抄本。

所謂刮去原文重寫的羊皮紙抄本,指原來在皮卷上的內容遭刮去或洗掉,在上面書寫新內容,因為古時候羊皮紙是很貴的。一般而言,重寫羊皮紙的情況都是在數世紀後才發生,然而「DAM 0 1-27.1」則不同。重寫皮卷的時候,離希吉來(Hijrah,「聖遷」大事件,指穆罕默德率眾從麥加遷麥地那)還不到一個世紀(公元7至8世紀初),就在奧斯曼(Uthman)修訂古蘭經後不久。從皮卷可見原初的文本,上面有第二文本,兩者都經修改,以伊斯蘭第1世紀的希賈齊(Hijazi)風格修飾而成;而上述四個發展階段的文本,都有著字行參差不齊的、同時代風格特點。

一. 證據

「DAM 0 1-27.1」抄本包括最少38頁古蘭經,所用羊皮紙尺寸約為36.5 X 28.5厘米大小。大多數紙頁都留有原初文本的痕跡,而兩個文本的內容涵蓋今天古蘭經逾七成內容,可見這重寫抄本是之前兩個文本的餘本,是先前寫好了的、但內容卻不一樣的古蘭經。頁16r’〔2〕及後包括了古蘭經9:70-80,這部分的初期文本不太清晰,包括古蘭經30:26-40的第二文本則最清楚。右手邊以草書標示的數字,顯示最早時期的、原初文本之行數,其他可見數字則顯示後來的、第二文本內容之行數。

以下列舉數例,將原始文本與標準本作一比較。這只反映出整個抄本研究一小部分內容,詳參E. Puin博士的深入分析。〔3〕

 

二. 例子

甲. 段落缺字致使意義改變:〔4〕

「…如果他們背棄,真主就要在今世和後世使他們遭受痛苦的刑罰,他們在大地上沒有任何保護(也沒有任何援助者)。」(… 〔if〕 they turn away, Allah will punish them with a painful punishment in this world and the Hereafter. And there will not be for them on earth.〔any protector or helper〕譯按:英文版本參真道國際譯本〔Sahih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中文版本參馬堅譯本)。

薩那「DAM 0 1-27.1」抄本譯出來則為:「…如果他們背棄,真主就要在今世使他們遭受痛苦的刑罰,他們在大地上沒有任何保護(也沒有任何援助者)。」(〔if〕they turn away, Allah will punish them in this world. And there will not be for them on earth〔any protector or helper〕.)

今天標準古蘭經「他們背棄」句原文yatawallaw最後一個字Alif,並不見於上述早期抄本,上圖以空白位置標示出來。再者,「他(真主)要使他們遭受刑罰」句的動詞yu' addibbum,在卷頁16r, Z. 13裡並沒有如標準本加上「痛苦的刑罰」(adaban aliman)的解釋。今天的經文「在今世和後世」(fi‘l-dunya wa-‘l-ahirati),薩那抄本只有「今世」,而這更配合句末「在大地上沒有任何保護也沒有任何援助者」的意思。

乙. 與今日古蘭經用字不同〔5〕

上圖陰影部分標示出不肯定的地方。這裡標準本有「火獄」(gahannamu)一字,古抄本則用同義詞「火」(l-naru,上圖以虛線方框顯示),寫法幾乎與另一平衡經文古蘭經24:57一樣,

上圖虛線方框標示出古抄本上「起誓」(yaqsimuna)一字,今天古蘭經代以不同的、但是同義詞的「盟誓」(yahlifuna);上圖用橫線標示的古抄本則肯定修繕過。抄本裡「道」(kalimat)字的Kaf後面,部分內容殘缺了;陰影部分則為看不清楚的部分,而餘下的空間只足夠寫「不信道的話」(〔ka〕limata 'l kufri, 〔the〕 word 〔of 〕the disbelief)。抄本下一行以wahammu bima lam yanalu開始,可見「他們在表示信奉伊斯蘭教之後又不信了」(wakafaru ba' da is'lamihim)一句只存在於今天的標準本;古抄本原來的用寫從缺,上圖以黑方框標示。

雖然重寫羊皮紙上的第二文本更接近今天古蘭經內容,卻非一模一樣。有關上述文本變易的諸多討論,誦經學(Qirâ'ât)文獻都沒提及,多只論及誦經時的讀音問題。再者,上述變易之處亦有別於伊本‧馬蘇德(Ibn Mas'ud)收集的古蘭經版本(此版本缺1、113及114章),及烏拜爾‧本‧卡布(Ubay bin Ka'b)的版本(此版本另加兩章)。〔7〕

三. 穆斯林駁論的問題

1.我們為何要聽那些反伊斯蘭的西方的東方主義學者?

因為除了西方的東方主義學者外,沒多少學者能以客觀態度探討早期古蘭經抄本這個敏感問題;開羅大學古蘭經研究前講師Nasr Abu Zaid博士是例外,他認為古蘭經是文學作品,需透過文學進路研究,然而埃及最高法院於1995年判其為叛教者,連其婚姻亦遭廢除。

與泛伊斯蘭穆斯林世界聯盟(pan-Islamic Muslim World League)友好的德國伊斯蘭檔案處總監Salim Abdullah,對批判性研究持開放態度,他曾說:「我一直期望在這課題上有更多討論。」〔9〕

因著上述原因,目前除德國薩爾布呂肯巿(Saarbrücken)的E. Puin博士外,再沒有其他學者研究重寫羊皮紙「DAM 0 1-27.1」,所以也沒有其他選擇。不過,也有其他著名學者研究過不同古抄本,得出同一結論-古蘭經有其文本發展史。〔10〕

乙. 也許這只是一個糟糕的古本,使用者當時還沒有得到奧斯曼修繕的版本?

這個假設有幾個問題:

1. 重寫羊皮紙「DAM 0 1-27.1」已證實曾寫了四種不同的古蘭經文本:完整的初始與第二文本,並兩個文本後來的修正,可見這並非伊斯蘭第1世紀時的、四個「糟糕」的抄本。如果奧斯曼文本還沒有傳到這個清真寺的話,又何來修繕原初與第二文本呢?

2. 古抄本是在薩那大清真寺發現的,該寺由穆罕默德的一個伙伴於希吉來(Hijrah)後第6年興建,〔11〕是伊斯蘭學術中心,奧斯曼版本完成後必會馬上送到那裡,予當地穆斯林使用。

3. 古抄本就是第二文本也與奧斯曼版本不盡相同,於是我們得問,為甚麼當「欽訂本」傳來後不馬上修正呢?要知道在一個伊斯蘭學術中心保留另一版本的古蘭經,等於傳假教導啊。

四. 我們該作何應對?

從以上討論可見,古蘭經並非逐字記錄真主啟示的話。重寫羊皮紙「DAM 0 1-27.1」清楚顯示,穆斯林的聖典經過各階段歷史發展,對於這事實,可以有幾種回應:

甲. 憤怒

看見不公義的事,或看見真主的旨意遭錯誤表達及忽略,人是有權發怒的;我們本應以其建設性的方法表達這種義怒,可惜由自私引起的暴怒往往更常見。當人心目中的信仰與社會核心思想面臨改變,因而引發反感的情緒,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經過一輪仔細察驗,最後證實固有觀念錯誤,卻為習慣而執著,這是愚蠢的表現。改變總是難的,但長痛不如短痛,與其活在無盡的謊言裡,不如痛定思痛將這個謊言了結。

乙. 充耳不聞

有人寧願對上述討論充耳不聞,否認事實,繼續過活就好,畢竟過往的生活也蠻不錯啊。這種人或社群,就如一個人長時期活在斗室裡,一直覺得生活蠻不錯,直至有一天發現原來其他人的房子要寬敞得多。真相是,古蘭經曾遭修改,這不僅是傳遞上的錯誤,而是文本上的改變;這事實對我們生活影響深遠,也意味深長。

丙. 耶穌

對於上述學術研究發現的第三種可能的回應,是歸向耶穌。祂曾指自己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12〕穆斯林每天五次禱告說:「求引導我們上正路,所祐助者的路…」而他就是此禱求的答案。耶穌不是說:「我會引導你們上基督教的路」,乃是說:「我就是道路。」惟有跟隨他,才可以進天園享永生,而這是恩賜,源於他毫無保留的愛本來不配的人。耶穌想我們轉離老路,回轉、信靠他,相信他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成就的事。他並沒有叫人放棄我們文化裡的善事,也不用追隨西方生活方式犯罪的部分。真主會給我們力量,在任何環境都能學像耶穌。

耶穌不僅是道路,也是真主活潑的話。古蘭經唯獨稱他為Kalimatullah,真主獨一的話(古蘭經4:171;另參啟示好19:13;約翰福音1章),他就是真主。聖經就是關係耶穌的,許多人研究聖經,寫過許多文章,都證明這本經書仍然可信。〔13〕許多年來,經書人民從聖經啟示得到了若干標準與定義,一直保存著,可是這與幾百年後穆斯林的標準與定義不一樣。誰若按著聖經本身的話讀它,為此禱告求問,以開放心靈尋求指引,必然會蒙祝福的。誠邀你來電郵,我們有相關課程助你了解更多。要索取首六課,請聯絡我(http://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oskar/contact.html)。

〔1〕Codex Ṣanʿāʾ DAM 01-27.1 – A Qur'ānic Manuscript From Mid-1st Century Of Hijra(http://www.islamic-awareness.org/Quran/Text/Mss/soth.html),2011年6月14日下載。

〔2〕Elisabeth Puin, “Ein früher Koranpalimpsest aus San'ā' (DAM 0 1-27.1). Teil III: Ein nicht-'utmānischer Koran” in: Markus Groß / Karl-Heinz Ohlig (Hg.), Die Entstehung einer Weltreligion I. Von der koranischen Bewegung zum Frühislam, INARAH Schriften zur frühen Islamgeschichte und zum Koran, Band 5, Berlin/Tübingen 2010,302-303(此處所引用圖片蒙E. Puin博士允准使用)。

〔3〕同上書,233-305。

〔4〕同上書,291。徵引圖片、內文撮要及其英文翻譯蒙E. Puin博士允准使用。

〔5〕同上書,289-290。

〔6〕經文翻譯及音譯參〈Quran Corpus〉(http://corpus.quran.com/wordbyword.jsp?chapter=9&verse=74)網。

〔7〕Suyuti,'Itqan I',62,65;《布哈里聖訓》6,號521;Fihrist,I,53-57;Ibn Abi Dawud,Masahif,180-181。

〔8〕Nasr Hamed Abu Zaid:《一個學術論爭之終結》(''The end of a controversial scholarly legacy'')(http://www.almasryalyoum.com/en/node/54206),2011年6月14日下載。

〔9〕〈古蘭經之問〉,《引導者》(''Querying the Koran''(http://www.guardian.co.uk/education/2000/aug/08/highereducation.theguardian),The Guardian),2011年6月15日下載。

〔10〕參如Keith Small:《聖書是有歷史的-新約聖經與古蘭經的文本歷史》(HOLY BOOKS have a HISTORY, Textual Histories of the New Testament & the Quran 〔USA:Avant Ministries,2010〕),第一版,參〈www.avantteam.com〉;或同作者:《文本批評與古蘭經抄本》(Textual Criticism and Qur'an Manuscripts,〔Lexington Books〕)。

〔11〕Maktabat al-Jami` al-Kabir (Maktabat al-Awqaf), The Great Mosque, San`a’-Yemen(http://calligrapher.blogsome.com/2006/04/15/maktabat-al-jami-al-kabir-maktabat-al-awqaf-the-great-mosque-sana-yemen)(也門薩那大清真寺)。

〔12〕約翰福音14:6。

〔13〕〈古蘭經如何看聖經〉(What the Qur'an says about the Bible)(http://www.answering-islam.org/Quran/Bible/index.html)(中文版看本網站「聖經」「古蘭經的記載」http://www.ysljdj.com/topic3/tc-3-a.html),及〈關於聖經〉(About the Bible)(http://www.answering-islam.org/Bible/index.html)(中文版看本網站「聖經」http://www.ysljdj.com/home/topic3/)。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