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主義

2014年2月18日

作為生活在21世紀的美國人,他們被教導要為自己思考、為自己做事、為自己而活。閱讀和瑜伽被視為一種「自助」,是大家喜聞樂道的減壓方式。然而,這與事實相悖。美國基督徒需要融入一個信仰環境,才能發展他們個人與基督的關係,並從基督那裡尋求力量,以過上蒙基督悅納的生活。

聖經的開端—創世記—講述了一個關於創造的故事。在第3節,神開始創造,如作者所記載:「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第3節)。 神看光是好的(第4章)。」接著,神每完成一部分創造,祂都甚喜悅、滿足,祂看一切所造都甚好。作者在第31節中記載:「神看著一切所造都甚好。」然而,進入到第2章,神造人並將人安置在園中工作後,神的話鋒一轉,祂感到不滿意了,祂說人獨居不好(第18節)。亞當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的,但有一件事情不好,那就是他孤身一人。格哈德·馮·拉德(Gerhard Von Rad)評論創世記說:「這是聖經中出現的第一處『不好』(第18節),耶和華神認為人類不應該孤獨,於是開始為人類創造『一個幫助者—配偶』1。」這說明,即使是我們中最優秀的人也需要共同體。亞當雖然與神相交,但是,神說亞當仍然需要人類的説明,需要配偶。「僅這個男人的力量不足以完成這項任務。但是直接的上下文也考慮到婚姻和生育,以及一般的人類陪伴。」格哈德·馮·拉德(Gerhard Von Rad)如是說。神在創世記1:28賜給人的福氣的實現,只有在社群中才能實現,而在個人主義中則永遠不會實現。《新劍橋聖經評論》(The New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是這樣解釋的:「人獨處『不好』;人被造之時已具有社交屬性。神仁慈地認為,如果給男人一個『異性』『一個與之相配的幫助者』,這會是對他有益的事。」2

個人主義是在社會的人保持獨立性和獨特性的重要因素。但是,當流行文化和媒體以消極的方式將其強加於文明時,個人主義開始蔓延到美國人在共同體中堅守的信仰。宗教間接被電影和音樂批評,這直接影響了美國年輕人及他們的信仰。馬克莫爾(Macklemore)相信,「你所浸入的聖水已被污染。」傑伊(Jay-Z)則相信,「從教會禮拜結束之時起,耶穌便無法拯救你的生命。」個人主義的思想植入在諸如《油脂》(Grease)、《速度與激情》(Fast and the Furious)、和《筆記本》(The Notebook)等流行電影中。影片《油脂》,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丹尼和桑迪在某個夏天墜入愛河,自此他們第一次相見的時候,丹尼在朋友面前維持「硬漢」形象拒絕了她,他不顧桑迪的困惑,而只關心個人形象以及朋友對自己的看法。在此,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十分注重個人形象,在維護別人眼中的自我形象時不惜傷害他人。這種心態來源於只想到自己的強烈思想。這導致許多人為了保持自己作為基督徒的聲譽而選擇不融入信仰群體、不加入「污穢」的教會。作為基於信徒互為弟兄姐妹的思想的基督徒,在團體中站穩腳跟,並擊敗外部分裂勢力是每一位基督徒的工作。那些相信自己不加入團體也能夠變得屬靈的人,正是那些相信外界的負面評論,影響了自己對主內弟兄姐妹的看法的人。

聖經本身就明確了團體對於信徒肢體的重要性。身為一個個體和個人主義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與神建立個人關係很重要,成為神所喜悅的人也很重要,但團體才能促進人與神的關係。團體促使人成長和確信。在使徒行傳中,對初代基督徒或基督的跟隨者來說,團契和聚會是至關重要的禮拜儀式。使徒行傳2:41—47描繪了人們吃、喝並互相交流的畫面。基督是粘合劑,基督徒是信徒的共同屬性,這使他們聚在了一起。「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46節)作為團體,基督徒在聚會中敬拜並付出努力,為的是在那一時刻聚在一起。在以弗所書中,初代教會是使徒保羅討論的重要話題。保羅在以弗所書4:12—13中指出,基督徒的目標是「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基督的信徒或跟隨者的目標是建立基督的身體,就是在祂裡面的教會。基督教的目標是通過基督的捨己使人合一,並邀請世人一同加入。

「一般社會調查(General Social Survey)」的資料顯示,自1998年以來,自稱屬靈而不屬宗教的美國基督徒占比已從9%增加到14%,增長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下的人群。據說,這與美國基督徒對宗教組織不滿有關。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像瑜伽這樣的身心靈訓練在美國越來越興盛,因為它們被視為可以提升「另類」靈性的反傳統宗教文化。這引發了關於由其他靈修活動產生的屬靈個人主義和參與式的靈性的影響之爭。有學者提出,靈修不再強調共同實踐,而是鼓勵個人主義。他們認為,實踐屬靈個人主義的人會作繭自縛、自我陶醉、不顧及他人的需要。

心理學家注意到美國人中存在一種趨勢,當被問到是否有宗教信仰時,他們通常回答「沒有」或「有一點」,而當被問及是否屬靈時,他們則回答「適當的」或「非常的」。社會學家注意到一個現象,宗教機構的地位在下降,宗教個人主義的地位在上升,「宗教」通常被認為是有組織的、傳統的、公共的,而「靈性」則被描述為即興的、個人的。比起忙碌的宗教生活,盡管有些美國基督徒可能更享受於個人的屬靈生活,但這反映的並不是真正基督教的原貌。我們必須憑信心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反映神的形象。

在20世紀,一場運動在教會中發起。去教堂的美國開始出現了「與耶穌基督建立個人關係」的思想,而不再是像許多在教會中成長的其他美國人一樣,每週去教堂,然後簡單地在長椅上坐一個半小時、學習一次聖經、過一把「耶穌癮」。我們的責任是將「與基督建立個人關係」與基於信仰共同體的團契結合起來。美國社會害怕親密關係,因為人害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然而,與其將融入團契視為一件可怕的、備受譴責的事,不如通過它重燃對基督的熱情,以照亮活在黑暗中的人3。

公元70年對猶太人來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因為羅馬帝國摧毀了他們在耶路撒冷的聖殿,這也是猶太信仰的主要內容4。聖殿的毀壞具有重大的字面意義和比喻意義,因為聖殿倒塌後,共同體變得缺乏。羅馬人出於個人主義的原因摧毀了聖殿,猶太人從而面臨靈性改變5。聖殿的倒塌象徵著猶太共同體的瓦解,因為已不存在實質性的東西將他們連結在一起。聖殿中的聖物被奪走,象徵著猶太人所了解的全部歷史也隨著財產被一同奪去,這使他們完全失喪了自我;猶太人在混亂中遺失了集體主義社會,從而走向了個人主義6。當猶太人無法再按屬靈律法舉行儀式時,他們不得不尋求與神的另一種屬靈關係。

對一個人來說,在團契中成長,而非獨自屬靈,是非常重要和有價值的。

1. Von Rad (1960).

2. Arnold (2008).

3.  Bgosden (2012). 5

4.  Telushkin (1991). 1

5. 「The Romans Destroyed」. 12

6.  Telushkin (1991). 14

書目

Ammerman, Nancy T. 2013.「屬靈但不屬宗教?宗教研究的二元選擇之外。(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 Beyond Binary Choices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52, no. 2: 258-278.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EBSCOhost (accessed February 18, 2014).

Arnold, Bill T.「創世記(Genesis)」。New Cambridge Bible Comment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Accessed February 13, 2014). 

Bgosden「門徒訓練與美國個人主義的問題(Discipleship and the Problem of American Individualism)」。Covered in the Master’s Dust (March 13, 2012). http://mastersdust.com/2012/03/13/discipleship-and-the-problem-of-american-individualism/ (accessed February 11, 2014). 

Oh, Seil, and Natalia Sarkisian, (2012). 「屬靈個人主義或是參與式的靈性?在身心靈修行者當中的全人屬靈的社會暗示(Spiritual Individualism or Engaged Spirituality? Social Implications of Holistic Spirituality among Mind -- Body -- Spirit Practitioners.)” Sociology of Religion 73, no. 3: 299-322.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EBSCOhost (accessed February 18, 2014).

Telushkin, Joesph. Jewish Literacy. (NY: William Morrow and Co., 1991).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the author: 「古猶太歷史:大造反(Ancient Jewish History: The Great Revolt)」。Jewish Virtual Library. http://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jsource/Judaism/revolt.html (accessed February 11, 2014). 

「公元70年羅馬人摧毀耶路撒冷聖殿(The Romans Destroy the Temple at Jerusalem, 70 AD)」Eyewitness to History, http://www.eyewitnesstohistory.com (accessed February 11, 2014).

Von Rad, Gerhard. 「創世記:解經」(Genesis: A Commentary)。Cambridge Journals (1961). (Accessed February 13, 2014).

這篇文章翻譯自Briana Badoian的在線文章「Individualism」

https://www.academia.edu/38430958/Individualism_A_Call_to_Christian_Community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